每日焦点!这五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时间:2025-09-20 14:39:02来源:光明日报
 9月18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表示,“十四五”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

  细数这五年涌现的科技成果,“星光”璀璨——“天宫”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5G通信实现大规模应用,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CR450动车组巩固扩大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特高压输变电世界领先,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


(资料图)

  阴和俊介绍,在高端装备领域,“京华号”16.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不仅突破单月掘进542米的新纪录,更实现了对地面建筑的无扰动,目前已在工程中成功应用;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钻采系统国际领先,最大钻深可达11000米。在先进制造领域,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比超40%;成功研制出国际领先的大型露天矿机器人运输装卸系统,实现单个矿山百台级、总量达3000台级规模化应用,为全球矿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人工智能领域,国内涌现出多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部分模型准确率突破95%,打造百余个标杆应用场景;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整机技术实现突破,多模态感知、大脑-小脑模型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促进了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为未来万亿级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脑机接口领域,已开始帮助截瘫患者站立行走、盲人恢复光感,国产脑起搏器已实现全面商用,临床帮助3万名帕金森病患者改善运动功能,成为人口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阴和俊说。

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同时,聚焦国家需求,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部署了纳米前沿、催化科学、物态调控等重点研发任务,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问题。例如,基于信息超材料的新架构无线通信系统,为6G技术提供了前瞻性的基础支撑;建立稀土资源的绿色高效采集、精选和冶炼理论,为稀土材料引领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纳米限域催化理论用于煤炭、天然气的高效清洁转化,对我国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价值。

  在人才方面,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由2021年的47.2万人年增长到2023年的57.5万人年。2024年,我国高被引科学家达1405人次,比2021年增长50%,占全世界的1/5。

  “‘十四五’期间,我们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两条腿’走路,不断强化平台基地与学科体系建设,持续壮大基础研究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基础研究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科技部副部长龙腾说。

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又上新台阶

  科技部副部长邱勇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又上新台阶,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达到6.8万亿元。

  促进转化,体制机制很关键。2020年开始,我国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共40家单位在3年试点期内,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累计120.9亿元,比试点前三年增长126.5%,带动28个省市近700家单位开展省级赋权试点。2022年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试点,带动17个省市开展改革实践,探索更加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这些试点形成的经验做法,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广。”邱勇说。

  在推动完善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上,这个五年,我国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比如,西安交通大学与241家龙头企业共同组建研究院,形成大学“出团队、出设备、出场地、出保障”,企业“出题、出资”,并且作为成果的“阅卷人”全程参与的模式,累计联合开展2500多项难题攻关,培养2000多名工程硕、博士。

  此外,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也不断健全。记者了解到,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3家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12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及高校院所自建的1084家技术转移机构,高校和企业共建的19000多家研发与转化平台,还有1.6万家各类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共同形成多层次的技术交易网络。

标签:

最新
  • 每日焦点!这五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9月18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

  • 俄罗斯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将来华巡演 每日速看

    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将于8月28日开启2025

  • 穿汉服、享美食,国风餐秀凭什么火爆出圈?

     吃饭、换装、看表演,一批国风餐饮业态凭借美食文化和场景的

  • 当前热门:“轻舟”何以抵四海?民进建言助力微短剧“扬帆”

    用户规模超6 6亿,市场规模达505亿元人民币,海外应用全球累计下载

  • AI助手“上岗” 毕业生渐别“撒网式”求职 当前聚焦

    读文学专业,毕业后可以去哪些单位?公务员考试该怎样准备?山东大

  • 中美青少年在沪纪念“乒乓外交”

    小球大爱——纪念中美乒乓外交暨青少年乒乓交流活动16日在位于上海

  • 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赛”带来的思考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在这场赛

  • 海尔周总是什么意思?海尔周总是什么梗?

    海尔周总 通常指的是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海尔

  • 血糖高,主食越少吃越好?丨中新真探

    糖尿病患者需要适当限制主食,目的是控制总热量、优化饮食结构,从

  • AI相助,政务服务跑出“智能加速度”

    工作人员向市民科普深小i使用方法。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供图

  • 我国创投领域“航母级”基金来了!详解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今天,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全国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透露,

  • 全国首列6辆编组城轨快线车辆在长春下线

    中新网长春2月22日电(记者 李彦国)记者22日从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下

  • 12月13日央行开展205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

  • 2024顺德半程马拉松举行 1.2万名选手参赛

    2024顺德半程马拉松10日在广东佛山顺德北滘门广场鸣枪起跑。来自中

  • 四川射洪、达川两地签订丘区农机装备产业协同发展协议

    11月8日,四川射洪市人民政府与达川区人民政府举行签约仪式。签订两

  • (第七届进博会)海内外专家、业界精英进博会共议“零碳新经济”

    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 陈静)2024(第五届)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

  • 旅游
    • 敦化市召开全市校园安全工作会议

    • 每日焦点!香港特首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

    • 国内出游7.65亿人次,总花费7008.17亿元——国庆假期文旅消费热潮涌动

    • 世界快消息!香港恒生指数突破220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