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热门:“轻舟”何以抵四海?民进建言助力微短剧“扬帆”
时间:2025-07-04 18:05:27来源:《中国新闻》报
用户规模超6.6亿,市场规模达505亿元人民币,海外应用全球累计下载量逾4.7亿次……近年来,中国微短剧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以“小”体量撬动文旅、电商、公益等领域的“大”价值,也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一叶“轻舟”。不过,微短剧制播环节仍存在不少问题。为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统一战线成员积极建言献策。

选手越多 赛道越宽


(相关资料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民进中央《关于促进我国微短剧提质发展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总结了当下微短剧在产业模式、行业竞争、内容质量、国际传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管理的长效机制”“鼓励创新商业模式”“鼓励文化出海平台建设”等建议。近日,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侯小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对此进行详细解读。

侯小强曾是知名网文平台负责人,后踏入微短剧领域,创办制作公司。面对微短剧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相信“市场的力量”,也强调“管理的智慧”。

比如提案提到“竞争”。内容同质化严重,头部企业与中小团队资源分配不均,这是竞争带来的暗面。如何解决?还是要靠竞争。

“要相信市场的力量。”侯小强认为,市场自有“净化”功能,微短剧赛道需要更多“选手”入场,因为“品牌越多,市场能发挥的力量就越大,净化功能就越强”。

微短剧拍摄周期短、成本低、变现快,早期吸引大量中小企业加入。如今,这一赛道不仅集齐头部视频网站,淘宝、美团、小红书等互联网“大咖”及央视与多家卫视也纷纷入场。

业态日益丰富,令微短剧整体质感的提升肉眼可见。“大屏”与“小屏”碰撞,不仅观众获益,创作者也尝到了甜头——习惯拍摄长剧的影视人,开始探索更具“网感”的叙事方式;一些原本声名不显的微短剧创作者,凭借亮眼作品被更多人看到,转战“大屏”。

“长剧与短剧的从业者需要意识到,二者并非竞争对手,这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微短剧观众变多,高品质长剧也不会失去市场。”侯小强说,“微短剧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产业生态,从业者应齐心协力把‘蛋糕’做大。”

优化机制 科学监管

市场不是万能的,微短剧行业需要科学的监管机制。侯小强认为,这个监管机制需要为业界各方找到平衡点,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提案中提到的监管分别指向制作方、平台方及整个行业。鼓励创作,要坚决“拉黑”盗版和抄袭者,保护原创权益;维护平台,需防止流量垄断,保障市场平衡发展。此外,建立相关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培养行业人才,支持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种种举措都旨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我个人还有一个小建议”,侯小强说,“监管机构的专家团队可以更加多元化,注入年轻力量,因为年轻人有更新的视野。微短剧这个年轻产业遇到的问题,年轻人也许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法,甚至有些问题在年轻人看来也许都不是问题”。

“门槛”降低 叙事创新

微短剧从业者多为年轻人。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2025微短剧从业者生态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的微短剧从业者年龄在30岁以内,“00后”占比近半。调查还显示,这个行业为不同学历背景的人才提供了进入机会。

“微短剧和网文一样,进入门槛低。创作者不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只要拥有足够的创造力,就可以入场。对于文化产品生产来说,这种模式极大地节约了成本,解放了生产力。”侯小强说道。他在接受记者采访前几天,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对微短剧的“十二个思考”。其中一条写道,微短剧正在“复刻网文进化史”。

“网文有一个共同的叙事模式——‘且听下回分解’。如果内容不够精彩,下一章就无人订阅。所以每部连载的网文都带着‘钩子’,吸引读者‘追更’。也因此,网文创作者都有强烈的市场化思维。”曾深耕网文市场的侯小强分析道,“微短剧的生产也是同样的逻辑。”

他并不讳言,“市场化思维”的另一面是追逐“爆款”,扎堆跟风。但是,泥沙俱下时,自我净化也开始了。“市场化思维会推动创作者不断创新,赶在观众审美疲劳之前拿出新东西。”

文化“破壁” 出海共鸣

对“下回分解”的好奇,对“推陈出新”的追逐,并非中国观众独有的观剧偏好。侯小强观察到,“现在海外热门的微短剧,很多都是‘外国脸’加‘中国梗’”。

包括暨南大学《对外传播蓝皮书:中国数字文化出海发展报告(2024~2025)》在内的多份报告显示,中国微短剧出海市场呈爆发式增长。如今,中国微短剧已成为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与网络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助力微短剧出海,民进中央的提案也提出相关建议,如“鼓励国内创作者直接生产具有跨文化传播潜力的内容,减少文化‘中介’,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等。

“人类悲欢是相通的。”侯小强认为微短剧的优势在于其叙事模式已经消解了大部分文化壁垒。对于出海前景,他充满信心:“想想中国有多少充满创造力的人。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加上积极的政策引导,这些创作者和企业可以放开手脚,去参与全球文化产业分工,用自己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标签:

最新
  • 当前热门:“轻舟”何以抵四海?民进建言助力微短剧“扬帆”

    用户规模超6 6亿,市场规模达505亿元人民币,海外应用全球累计下载

  • AI助手“上岗” 毕业生渐别“撒网式”求职 当前聚焦

    读文学专业,毕业后可以去哪些单位?公务员考试该怎样准备?山东大

  • 中美青少年在沪纪念“乒乓外交”

    小球大爱——纪念中美乒乓外交暨青少年乒乓交流活动16日在位于上海

  • 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赛”带来的思考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在这场赛

  • 海尔周总是什么意思?海尔周总是什么梗?

    海尔周总 通常指的是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海尔

  • 血糖高,主食越少吃越好?丨中新真探

    糖尿病患者需要适当限制主食,目的是控制总热量、优化饮食结构,从

  • AI相助,政务服务跑出“智能加速度”

    工作人员向市民科普深小i使用方法。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供图

  • 我国创投领域“航母级”基金来了!详解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今天,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全国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透露,

  • 全国首列6辆编组城轨快线车辆在长春下线

    中新网长春2月22日电(记者 李彦国)记者22日从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下

  • 12月13日央行开展205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

  • 2024顺德半程马拉松举行 1.2万名选手参赛

    2024顺德半程马拉松10日在广东佛山顺德北滘门广场鸣枪起跑。来自中

  • 四川射洪、达川两地签订丘区农机装备产业协同发展协议

    11月8日,四川射洪市人民政府与达川区人民政府举行签约仪式。签订两

  • (第七届进博会)海内外专家、业界精英进博会共议“零碳新经济”

    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 陈静)2024(第五届)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

  • 电子门锁靠谱吗?怎么选

     近年来,电子门锁不断推陈出新,提高了生活便捷度,成为众多

  • “中国绿色铝谷”云南文山落地电解铝产能343万吨

    中新网昆明10月23日电 (记者 韩帅南)记者从23日在云南昆明召开的

  • 食品行业如何提安全增信心?刘锐:营养、标准、科普、绿色_环球通讯

    作为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层面的重点活动之一,第十五届中

  • 旅游
    • 世界快消息!香港恒生指数突破22000点

    • 探访东博会“魅力之城”:民众体验“一日游遍东盟” 消息

    • 以文润城 以文化人

    • 驻马店市第三十二小学举行“勿忘九一八 少年兴中华”主题教育|焦点短讯